芙蓉国评论|防溺水不能靠“喊口号” 让每一次下水都有“系统守护”
2025/7/31 18:24:19 |
益阳广播电视在线
来源:南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771
编辑:陈晓林
一审:袁少波
二审:李征
三审:林慧
今夏,多起学生溺亡事件再次以尖锐的痛感撞击公众神经:7月15日,某地三名少年在水库边拍照时不慎滑入深水,全部遇难;7月19日,两名大学生为救落水同伴,反被暗流卷走。悲剧重复上演,暴露出防溺水工作的三大短板:家庭监护“断档”、公共水域“裸泳”、安全教育“纸上谈兵”。防溺水不是季节性口号,而是一项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家长必须摒弃“孩子大了自然会照顾自己”的侥幸心理。统计显示,九成以上未成年人溺水发生在脱离监护人视线的两小时之内。家长要把“四知道”刻进日常:知道孩子去哪里、和谁去、干什么、何时回。同时,社区应建立“邻里守护”微信群,发动退休教师、志愿者在重点时段对河湖岸线进行巡查,形成“人盯人”的柔性防护网。
公共水域管理不能再“靠天收”。不少事发地虽设有“水深危险”警示牌,却没有救生圈、救生绳、救生竿“三件套”,更没有巡查人员。水利部门应牵头建立“水域身份证”制度,对所有开放性水体进行风险评级,高风险区域必须加装视频监控和自动报警装置,并接入110平台,实现“技防+人防”双保险。
安全教育必须从“知识灌输”转向“技能实训”。学校每学期应至少开设4课时的“情境式”防溺水课堂:让学生穿戴救生衣体验暗流冲击,用脸盆模拟呛水窒息,用绳索练习抛投救援,真正把“叫、叫、伸、抛、划”五字诀转化为肌肉记忆。同时,教育、财政、体育等部门应联合实施“乡村泳池计划”,把游泳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确保每个孩子毕业前掌握200米不间断游泳和50米负重踩水两项技能。
生命无法重来,警钟必须长鸣。防溺水不能停留在“发通知、喊口号”,而要落实到每一次巡查、每一根救生竿、每一堂实训课。只有让安全成为习惯,悲剧才不会成为循环。
下载益阳广电APP 随时随地看新闻
------------------------------------------------------------------------------------------------------------------------------------------------------------------------------------------------------
益阳广播电视在线版权与免费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湖南省益阳市广播电视台"、"益阳广播电视在线"、"益阳电视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益阳广播电视在线,任何媒体、网站或 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②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益阳广播电视在线",违者追究责任
③本网转帖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的正规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如本网转载稿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新闻纠错:800858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