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奇点评】"
周谷城是我国史学名家中,唯一既撰写《中国通史》,又撰写《世界通史》的史学家。“一笔两史”,奠定了他在史学界的泰斗地位,他在学术上的精深造诣和杰出成就,永远值得我们尊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认真学习历史,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
"
"
“一笔两史”受尊崇——周谷城的故事之二
"
文章来源:《益阳红色故事100则》,编著王国奇,中共益阳市委党校(益阳市行政学院、益阳市社会主义学院)副校(院)长、教授。
"
"

"
"
在周谷城心中,一直有个想法,用当时最新的史学理论和史学观点,结合自己多年历史研究的成果,撰写新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虽然有前人分别撰写过《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但都采用旧式写作体例,形式和内容上比较陈旧。
"
为了这个想法,他开始大量搜集史料,制成卡片便于检索。他几乎赔上所有闲暇时光,就着昏黄的灯光,沉浸在故纸堆中。那些年时局动荡,知识分子也生活在温饱线附近。他吃得很简单,身体也不太好,但从未中断过写作。经过几年努力,1939年,周谷城出版了80万字的《中国通史》,提出了“历史完形论”的观点。所谓“历史完形论”,就是历史研究者应从全局出发,通过对人类活动各部分及相互关系的分析,获得对历史自身的认识,以此显示出历史自身的完整性。
"
接着,周谷城又开始了《世界通史》的史料搜集与写作。1942年,他受聘于迁址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任历史系教授,为他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1949年,他的《世界通史》正式完成并出版。在这部著作中,打破“欧洲中心论”,进一步阐述他的“历史完形论”。他以文化发展为线索,描述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波斯、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和古代墨西哥六大文化中心相互联系、日趋融合的现象。这种独特的体系和框架,为《世界通史》在海内外赢得公认的史学价值。
"
一笔两史,奠定了周谷城在我国史学界的泰斗之位。他纵论古今,评说中外,以一个学者的睿智,将纷繁复杂的中国史和世界史梳理得井井有条。他勇于创新,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坚持真理,为学界所尊崇。
------------------------------------------------------------------------------------------------------------------------------------------------------------------------------------------------------
益阳广播电视在线版权与免费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湖南省益阳市广播电视台"、"益阳广播电视在线"、"益阳电视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益阳广播电视在线,任何媒体、网站或 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②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益阳广播电视在线",违者追究责任
③本网转帖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的正规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如本网转载稿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新闻纠错:800858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