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四立之一,不光是节气的转换,也是季节的更迭。
8月8日迎来“立秋”节气,标志着酷热的夏季即将谢幕,秋天的脚步悄然而至。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在不同的季节,养生的方法也需因时而变。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象征着夏日的结束,阳气渐收,阴气渐生。此时,人体的阳气也开始逐渐转为阴气,而人体的阴阳平衡对于健康至关重要。
早睡早起,敛阳保温

早睡收阳以养阴,助肺肃降;早起,升发阳气,助肺宣发。因此,立秋养生,应以收敛为原则,保养阳气。与夏季“晚睡早起”不同,立秋过后应开始“早睡早起”。晚上9至10点入睡,早晨5至6点起床最为适宜。
立秋后早晚温差大,但人体阳气仍处于顶峰状态,血管也处于扩张状态,且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早晚要注意增减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敛阳保温,以免受凉,造成伤风感冒。
冬病夏治不能停
秋主藏,立秋时节,我们仍处于最热的中伏之中,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的阳气也进入内藏期。我们要抓住这个末班车,艾灸做起来,趁着三伏的阳热之气把人体阳气养起来。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
如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等。
2.消化系统疾病
如慢性腹泻、寒性胃痛、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3.骨关节疾病
如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老寒腿等疾病。
4.妇科疾病
如女性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等。
5.体质调理
如容易疲劳、经常感冒、免疫力低下、手脚冰凉、体质虚寒者。
饮食得当
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饮食方面“秋不食辛辣”,少吃辛辣食物,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虽已立秋,仍在暑中;许多人仍然按照夏天的节奏过:多食寒凉的食物。殊不知寒凉之品,夏天吃可以清热生津;立秋后再吃就要伤脾阳了。目前脾胃弱,消化能力也弱,多食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泥鳅、鳝鱼、鱼虾、鸡蛋、鸭....这些清补的食物。

秋天属金,与肺相应,故养肺最佳。避免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和酒,以及烧烤、煎炸食品,因其加重秋燥。宜多食豆浆、萝卜、莲藕、荸荠、苹果、桃子、梨、葡萄、百合、杏仁、木耳、银耳、山药、南瓜,尤以白色食物为佳,润肺养肺之功。
------------------------------------------------------------------------------------------------------------------------------------------------------------------------------------------------------
益阳广播电视在线版权与免费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湖南省益阳市广播电视台"、"益阳广播电视在线"、"益阳电视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益阳广播电视在线,任何媒体、网站或 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②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益阳广播电视在线",违者追究责任
③本网转帖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的正规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如本网转载稿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新闻纠错:800858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