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竹林土壤酸化问题突出,且缺乏磷素含量,对全县竹笋产量造成了一定影响,需要从有机肥精制、土壤改良、养分利用效率等方面开展研究。”6月17日、18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刘学军专家工作站专家刘学军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专家,先后来到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桃江县鸬鹚渡镇龙塘湾村、桃花江国有林场,就该县竹笋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共商良策。益阳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维民,益阳市科技协会副主席阳万田、学会部部长张飞利参与调研讨论。

据了解,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刘学军专家工作站自去年成立以来,与桃江吉祥天生物有限公司、新洋丰公司、桃江桃花江国有林场合作,开展开发生物肥料、土壤元素测定、研究楠竹与竹荪套作生产等科研项目。目前,科研团队已开展桃江县毛竹林土壤养分状况调查,采集桃江县境内自西向东12个典型毛竹林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桃江土土壤平均 pH 值为4.37,普遍属于严重酸化水平,且磷素含量极其缺乏,已经对全县竹笋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在鸬鹚渡镇龙塘湾村,专家团队现场调研竹笋产业现状,指导竹农及合作社竹笋种植的注意事项。竹笋资源丰富,现有竹林1万多亩,竹农3000多户,全年可产竹笋1万多吨。该村成立了竹笋专业合作社,但由于竹林土壤偏酸、板结、缺磷等问题,竹笋产量难以进一步提升。专家团队结合了解到的情况和实地考察,计划在前期基础上,从废弃物碳化和生物菌剂开发的途径研究有机肥精制、土壤改良、养分利用效率提高等项目,并根据当地竹林的生长环境和毛竹品种开发竹笋生产专用肥。预计专家工作站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高标准竹笋肥料研发和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

在桃花江国有林场,专家团队调研了工作站开展的竹林下套作竹荪、大球盖菇种植模式研究。这种套种模式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竹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土壤改良。提醒现场工作人员,套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竹荪的采收时机、不要连作以防病虫害发生。

当天,刘学军还给随行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
------------------------------------------------------------------------------------------------------------------------------------------------------------------------------------------------------
益阳广播电视在线版权与免费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湖南省益阳市广播电视台"、"益阳广播电视在线"、"益阳电视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益阳广播电视在线,任何媒体、网站或 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②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益阳广播电视在线",违者追究责任
③本网转帖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的正规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如本网转载稿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新闻纠错:80085816@qq.com
------------------------------------------------------------------------------------------------------------------------------------------------------------------------------------------------------